找到相关内容323篇,用时2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星云法师:尊重与包容

    广长舌,山色无非清净身”,古来的祖师大德们因为能用心眼洞察自然界无相之相,用心耳听世界上无声之声,所以拥有无边无尽的三千法界,不但无意向外攀缘有穷有尽的,更能以无上的慈心悲愿建设各种利生事业,...异教外道到淫女贱民,只要肯发心向道,佛陀都包容接引,成为僧团的一份子,所以佛法能迅速地在印度蓬勃发展,广被众生,而佛陀的门下成就道果者就有两千五百人之多,其中十大弟子更是各有专长。阿育王自从信奉佛教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7093262491.html
  • 《六祖坛经》中的现实人生观及赞颂

    ,何处求真佛。  这一部《坛经》乃一大宝藏,当挖掘此宝藏而起妙用,求真务实。在现实人生中身体力行,互相尊重,平等待人,在中无染无执,于一切烦恼无明中把握住自己,摆脱思维逻辑概念,扫除自他相对,...。三科者,六根、识,十八界从自性起用,善用即佛用,恶用即众生用,勿执空执有,自性动用,于相离相,于空离空,来去相因,成中道义。不要谤法,但依法修行,又莫百物不思。作偈云:若觅真不动,动上有不动...

    明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60863757.html
  • 读“劝发菩提心文”有感

    木铎,震醒痴阁众生。今读之,忽省己身自无始劫来,苦惑不断,所造恶业若有相状,虚空难以容受,致堕道中,沉浮生死苦海,疲劳不堪。现虽值人身,略闻佛法,却是懈怠堕落,于中翻滚。欣见此文,如获至宝,...为首;修行急务,立愿为先。”“愿立则众生可度,心发则佛道堪成。”自立立人者,皆当以立颐发心为要。值此末世,世道人心败坏,众生于浊恶世之中,刚强难化,或稍具善根,却缺乏善因缘的滋润,于声色犬马、名闻...

    陈瑞雪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50264266.html
  • 浅释“以戒为师”及其时代意义

    佛性,故而生起无上信心。但佛陀也看到对众生的诱惑,所以意识到制戒的必要性,如同治水,开河疏导的同时也应筑堤坝以约束之。尽管佛教法门无量,门派众多,但都不能离开戒律,即便是最为方便的净土法门,离开...脱离苦海走向彼岸的舟航。修行是一人与万人作战,而最大的敌人是自己七上八下的心灵,是心灵里的三毒。所以说“出家乃大丈夫之事,非将相所能为”。将相虽然具有学问才能,虽能征服世界;但不能克服心中的魔王,...

    张春蕾 夏和生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12767449.html
  • 瑜伽止观修证试探

    考取大学,若不静下心来认真学习,肯定也是考不上的。那出世间的圣果,必须是不为所染,这就必须要有更强更高深的定力和慧力。如果修习瑜伽成就者将有不可思议的境界。《瑜伽经·威力》中列举了瑜伽行者得三摩...调顺:色声香味触——,贪嗔痴——三毒;加男女为十相,这是能使心流散的,现在心已安住了,深知定的功德,也就能了知“”的过失,所以以静止,内心柔和调顺,不会因这些相的诱惑而散乱。()寂静,十相是...

    证 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575870105.html
  • 初入佛门-寺庙中佛像的真实含义

    。人在世间,被名闻利养、围绕,时时刺激着你的感官。为之所动六道轮回去矣,不为所动则可渐趋解脱。所谓“汝自无心于万物,何妨万物常围绕”!布袋和尚不正是做这一种示现吗? 进入天王殿向弥勒菩萨问讯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1375364.html
  • 佛教是一门高级心理学

    。其速度之快,就是电光也赶不上。 心如野鹿逐声色:野鹿在荒野上奔跑,口渴了想喝水,便四处追逐,寻找草原。我们的心就像野鹿一样,难以抵抗的诱惑,终日汲汲营营于声色犬马。 心如盗贼劫功德:我们...,避免来世轮回的针砭。 唯识学又将人的心理反应分析成五十一种,称为“心所有法”,其内容如下: 种随时存在的心理行为(遍行):作意、触、受、想、思。 种特别营造的心理行为(别境):、胜解、念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30275598.html
  • 嗔恨为修行人之大忌

    完全消灭。」 「世事莫非梦幻,如意不如意,何必认真。」学佛人是首先就要把得失这个念头丢掉、放下。名闻利养、,世间人所求的,学佛的人无论在家、出家不求,不求也会得到。为什么?总不外乎一个业缘。...是所执,意思都可以相通。着相的病太深太重了,无量劫来就是因为着相,才有道生死轮回;离相,这生死轮回就没有了,不但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了。前面跟诸位说过,因为有执着,这才发生六道轮回;因为有分别,才...

    净空法师

    |忍辱|嗔恨|金刚经|嗔心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9/05/17221380343.html
  • 嗔恨,为修行人之大忌

    世事莫非梦幻,如意不如意,何必认真。」学佛人是首先就要把得失这个念头丢掉、放下。名闻利养、,世间人所求的,学佛的人无论在家、出家不求,不求也会得到。为什么?总不外乎一个业缘。过去生中,你造的有业...着相的病太深太重了,无量劫来就是因为着相,才有道生死轮回;离相,这生死轮回就没有了,不但道没有,十法界也没有了。前面跟诸位说过,因为有执着,这才发生六道轮回;因为有分别,才有四圣法界。四圣、凡怎么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02781172.html
  • 《金刚经》释义十七

    化众生,那只是发二乘的菩提心,而不是大乘的菩提心。要上求佛道,下化众生,这个心最难发起来,这些善男子、善女人居然能发起这个心,但是他们仍是凡夫,常会被外面的境界转动,一转动菩提心就丧失,不能安...是再也没有其他圣贤的觉悟能与佛相比。正觉,超过凡法界的不觉及外道的邪觉。怎样的觉悟才算圆满?根据大乘佛法说,佛不只是觉悟到解脱烦恼与生死轮回,也觉悟到世间的一切法的实相——空相;甚至于世间的一切法的...

    常进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500281554.html